四大国际投行突然集体转向实盘配资最狠的三个平台,中国资产迎来千亿资金抄底!
摩根士丹利、高盛、汇丰、摩根大通——全球最顶级的四家投行,近期罕见同步“唱多”中国资产! 它们集体指出:中国股票估值已跌至“白菜价”,外资仓位却严重不足,人民币汇率强势支撑,加上科技突破与政策红利共振,一场史诗级资金回流正悄然启动。
数据显示,离岸中国基金单周吸金12亿美元,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暴涨35%,外资2月净买入中国债券和股票127亿美元。 高盛直言:“人民币资产已成避险港湾”,摩根士丹利更喊出“全球资金必须立刻加仓中国”!这场由国际资本掀起的“中国资产重估潮”,背后究竟藏着什么逻辑?
估值低到历史极值,外资惊呼“捡便宜”
MSCI香港指数市盈率仅9倍,接近十年最低点,恒生指数股息率高达3.6%,沪深300股息率3.4%,远超全球多数市场。
纳斯达克100指数市盈率位于历史89%高位,而创业板指市盈率仅处于32%分位数,港股科技股估值修复空间巨大。
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仓位“严重偏低”,摩根士丹利测算,若配置比例回归均值,潜在资金流入规模将超千亿美元。
人民币资产成“避风港”,四大支撑坚不可摧
人民币汇率近期逆势走强,高盛拆解出四大核心支撑:
央行通过中间价精准调节,对冲美元波动;
中国出口竞争力提升,市场多元化削弱关税冲击;
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跌至12年新低,性价比凸显;
美元指数从109暴跌至99,全球资金加速寻找美元替代品。
摩根大通预判,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或升值至7.0,若贸易谈判转暖,中国国债将成外资抢购对象。
科技革命引爆价值重估,中国版“ChatGPT”立大功
DeepSeek大模型的横空出世,被德意志银行称为“中国斯普特尼克时刻”——这意味着全球首次承认中国在AI领域的原创技术突破。
摩根士丹利观察到:中国科技公司盈利能力正“加速跳升”,AI技术突破将推高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净资产收益率。
产业层面,2025年已成“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”,AI全面赋能智能汽车,算力、芯片、应用层公司迎来订单爆发。
政策红利持续加码,内需消费扛起大旗
汇丰发现:中国53.8万亿元财政预算支出创5年新高,同比增速达8%,远超美国财政收缩趋势。
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,内需驱动型企业盈利持续改善。 以港股为例,恒指超60%市值由消费、科技龙头贡献,这些企业受关税冲击极小(对美收入占比仅2.2%)。
上交所强制上市公司分红新规落地,高股息资产成资金“压舱石”,消费、金融龙头受益显著。
国际资本用真金白银投票,三大流向曝光
离岸基金成主力:UCITS基金单周狂买12亿美元中概股,主要投向港股、美股ADR。
北向资金转向科技:外资2月加仓A股127亿美元,AI、半导体、新能源车产业链获密集扫货。
主权基金悄悄布局:社保基金扩大对科创企业股权投资,中东资本借道QFII增持中国资产。
左手黄金,右手AI
兴业证券最新策略指出:中美对抗升温时,黄金、军工是“防御盾牌”;中美合作推进时,AI应用、人形机器人成“进攻矛头”。
现实案例:美国加征关税后,A股黄金板块单月涨15%,而DeepSeek发布大模型当日,科大讯飞等AI概念股集体涨停。
“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”——汇丰已明确增持中国、印度、新加坡股票实盘配资最狠的三个平台,这些市场对美依存度均低于5%。
富通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